上海徐汇区倾力打造家门口的博物馆,读懂城市精神

来源: 发表日期:2022-11-15 337人已读
11月12日下午,徐汇区“汇讲坛”在宋庆龄故居开讲。讲坛以“家门口的博物馆”为主题,嘉宾们根据自身职业与研究领域,分享了宋庆龄故居、钱学森图书馆等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带着当代的青年群体走过一个个海上历史驿站,读懂岁月年代的人文精神,激发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11月12日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纪念日,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副馆长宋时娟表示,“上午刚在孙中山和宋庆龄位于香山路7号的家中举办了纪念活动,下午来这里分享宋庆龄的家国故事,很有意义!”这里不仅仅是她休息的地方,更是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宋时娟现场讲述了宋庆龄的北上经历、在上海寓所的外交故事以及她和少年儿童联系在一起的一生。

“ 宋庆龄确实是一个有大爱情怀的人,她不仅政治上坚定地和党在一起,她爱祖国、爱人民,她也把这种爱给了新中国的孩子们。宋庆龄创办的事业直到今天依然蓬勃发展着,她的爱留在每个人心里。”宋时娟动容分享道。


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前常飞过的白鸽成为这一带天空中的吉祥物。沿着白鸽飞过的痕迹,不远处的建筑是钱学森图书馆。有人在查阅钱学森相关的史料中发现,他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了元宇宙、新能源车的概念,这也引起了当代人的好奇与研究。“年轻时,钱老投身于‘两弹一星’航天事业,晚年他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现场梳理了钱学森对七次产业革命的梳理,钱学森的晚年学术思想不仅重视哲学,在知识层面上也达到融会贯通。走进钱学森图书馆,走进钱学森的世界,进一步读懂了他对未来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预见。

三年前,徐汇区文旅局思考如何把上海文化名片做得更加精细化,推出更多内容主题化、形式更多元、对标服务对象更精准的文旅融合产品,青少年群体就是最适合不过的传播群体。在和光启博物馆联盟共同主导下,“家门口的博物馆”项目由此应运而生。宋庆龄故居、钱学森图书馆是项目中的第一批探索的对象。


《家门口的博物馆》青少年研学项目策划及执行负责人张淳淳表示,“过去3年里,我们几乎跑遍了徐汇区所有博物馆,甄选出了20家博物馆,为各个场馆逐一设计制作了一套青少年研学内容,主要针对7-15岁的青少年。”每个馆逐一包括配套参观讲解探索手册,可以用于线上教育传播的微课视频,还会开发和运营一些更加深入的主题课程以及跨馆联动的青少年城市考古线路的研学项目。“这些博物馆恰恰就是海上考古一个又一个历史驿站,值得每个人都进来好好挖掘、体悟。”张淳淳说道。

如果把张淳淳的工作比作在串珠,将诸如宋馆和钱馆这类的明珠用不同方式串联一起,让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走上“家门口的博物馆”研学之路,那现场最后一位嘉宾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苏智良的工作就像是在探索这些明珠在哪里。在探索上海城市中的红色文化时需要苏智良走进曾经隐藏在街巷里弄的上海革命遗迹。


现场,苏智良分享了武康路330弄霞飞别墅和嘉善路钱壮飞和李克农的革命故事。“ 今天回顾博物馆、纪念馆,我们可以看到抗战时期很多中国共产党的前辈们坚守在孤岛,为了驱逐侵略者所进行的奋斗。其实我们周边还有很多或者更多地方还没有建成博物馆,我希望能努力去寻找。”苏智良认为纪念馆、博物馆设计建成让城市历史更加雄厚,让孩子们也能得到更好的熏陶。

“家门口的博物馆”体验项目不仅是徐汇着力打造的文旅品牌,也是“建筑可阅读”从泛读走向精神的一种尝试。通过主动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场馆,了解海派文化之源的历史渊源,感悟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城市历史、民族历史需要有人来挖掘和寻觅,也需要有人来传播给当代青年群体,把历史用特别的方式留存下来,对城市的未来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版权声明: 该文章出处来源非本站,目的在于传播,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凡本文章所发布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全国热线电话

020-84317499

关注德科装饰公众号

广州德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于博物馆设计,展馆展厅装修设计,欢迎来电咨询!

粤ICP备08126626号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